返回 骂骂咧咧穿零六,开开心心摆地摊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57章 冬去冬又来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驴蹄子刚修个开头,身旁的冯总又开始搭话,“裴总,你们公司宋赫宇今天是不是也提名了两个奖?”

    nbsp裴之随手按灭手机,应声回道,“对,一个最佳男配,一个最具潜力新人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还是裴总会捧人,”冯总笑着感慨,“当初宋赫宇糊得没公司要,来了你这儿还不到两年,就冲到二线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冯总过奖了,”裴之语气平和,“主要是赫宇这孩子本身争气,能吃苦。”

    nbsp这话让冯总忍不住想挠头,之行的艺人哪是能吃苦,分明是被练得能吃苦。

    nbsp除了常规的演戏、唱歌、跑商务、赶通告,公司还硬加了一堆“奇葩课程”:英语、礼仪、武术、历史常识、文学常识、法律基础、思想道德……

    nbsp此外,裴之每周都会将助理整理好的时事资料与新闻摘要,转发给各位艺人的助理,要求他们每周向艺人传达一次,没空看的就让助理念,无需完全吃透,只需了解大致情况即可。

    nbsp关键是,之行旗下艺人每年有两期综合考核,这些看似“奇葩”的课程成绩,还直接与合约升级挂钩。

    nbsp打个比方:若艺人上半年的业务表现(如通告、演艺、歌唱)平平,但课程考核成绩拔尖,依旧能成功升签、获得更高自由度;反之,即便业务能力再强,只要课程成绩拖后腿,升签便会受阻。

    nbsp为此,宋赫宇、李在明这两个年轻人私下里跟裴之抱怨过好几次,“要是有这学习的劲头,还混什么娱乐圈,早考清华北大去了!”

    nbsp可抱怨归抱怨,老板定下的规矩摆在这里,不想学也得硬着头皮学。为了升签、为了争夺更多资源,所有人都卷得厉害。

    nbsp而这样做还有一个意外收获:艺人谈恋爱的情况明显减少了。毕竟,有谈情说爱的时间,不如去上课提升自己,还能多争取些资源。

    nbsp就连李贤华今年新签下的男团预备役,也没能逃过这种“高强度培养”。

    nbsp那几个孩子都是刚上初中的小嫩苗。在娱乐圈里,颜值与天赋固然重要,但年纪小也意味着未来变数大。

    nbsp为了他们的长远发展,李贤华特意从教培机构高薪挖来各科老师,把这群小孩教得苦不堪言,有两个甚至想解约回学校读书,毕竟学校的管理,还没这里严格。

    nbsp之行这些“非常规操作”,在圈内的评价向来两极分化。有人认为,艺人把戏演好、把歌练好才是正经事,搞这些“虚的”完全没必要;也有人认可这种模式,觉得平时多学些真本事,提高整体素养,总有用得到的一天。双方各有说辞,也各有道理。

    nbsp冯总便是典型的“心里认同,行动却坚决不跟进”的人:他打心底里佩服之行的做法,却绝不会照着做。

    nbsp作为一名合格的商人,他有自己的考量,明星的职业黄金期本就短暂,趁年轻多接通告才是最务实的选择。

    nbsp虽说那些着眼长远的规划,对明星本人有益,但对他而言,显然是弊大于利。

    nbsp可冯总不知道的是,正因这种综合培养模式,之行旗下艺人收到的合作邀约越来越多了。

    nbsp宋赫宇在来参加典

第257章 冬去冬又来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