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7章 星核污染裂变:质谱仪锁定污染成分,中和剂瓦解裂变链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·星核污染裂变:质谱仪锁定污染成分,中和剂瓦解裂变链
nbsp超宇宙“星核实验基地”(研究星核能量应用的顶尖实验室)突发“星核污染裂变”事故——基地内的“星核裂变实验舱”因操作失误,导致舱内“高纯度星核原料”与“外来重金属杂质”发生剧烈反应,形成“放射性污染裂变体”。这种裂变体不仅会释放致命辐射,还会以每小时翻倍的速度“自我裂变”,污染范围不断扩大。短短12小时,基地10个实验区已有6个被污染,3名实验人员因辐射中毒昏迷,若不及时控制,污染裂变体将突破基地防护层,扩散至周边50光年范围,引发超宇宙级核污染灾难。
nbsp联盟紧急组建“星核污染处理小组”,林修作为核心技术专家带队奔赴基地。抵达基地指挥中心时,屏幕上的污染监测图一片通红,代表污染裂变体的红色区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。“我们不知道污染裂变体的具体成分,常规的核污染处理剂对它完全无效,反而会加速其裂变!”基地首席科学家指着实验数据,声音颤抖,“实验舱内的监控设备已全部损坏,我们连裂变体的形态都无法确定,更别提制定处理方案了。”
nbsp林修注意到,指挥中心收集的“污染区域空气样本”中,含有一种“未知的放射性粒子”,这种粒子的辐射信号与已知的星核辐射完全不同。“要阻止裂变,必须先明确污染裂变体的成分,找到它的‘裂变薄弱点——也就是引发裂变的核心杂质。”他从装备箱中取出“高精度质谱仪”(考古时用于分析文物材质成分,经改造后可检测放射性物质的原子结构,能在强辐射环境中精准识别的微量成分),“这台质谱仪能帮我们解析污染裂变体的成分,锁定导致裂变的核心杂质。”
nbsp一、质谱仪的“成分解析战”:在辐射迷雾中揪出裂变元凶
nbsp林修穿上“全密封防辐射战甲”(配备铅合金内衬和辐射净化系统,可抵御1000Sv/h的辐射),带着质谱仪,乘坐“防污染探测车”,进入被污染的实验区。探测车的轮胎碾压过地面,留下一道道黑色痕迹——这是污染裂变体附着形成的“辐射残留带”。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金属味,质谱仪的显示屏上,辐射值不断跳动,最高达到890Sv/h。
nbsp“停车,开始采集样本!”林修操控探测车的机械臂,将“防污染采样罐”伸入地面的黑色残留带,采集了少量污染裂变体样本。随后,他将样本放入质谱仪的“真空检测舱”,启动仪器的“放射性物质解析模式”。质谱仪通过“原子质量分析”,开始逐层拆解样本的成分:
nbspnbsp主要成分:高纯度星核原料(占比99.2%),原子结构稳定,未发生异常裂变;
nbspnbsp微量成分:3种重金属杂质(分别占比0.3%、0.4%、0.1%),其中一种代号为“X73”的重金属(占比0.3%),其原子结构中含有“不稳定的中子链”,且与星核原料的原子发生了“异常结合”,形成了“放射性复合裂变体”。
nbsp“找到了!X73重金属是导致裂变的元凶!”林修看着质谱仪显示的分析结果,兴奋地说,“这种重金属的中子链极不稳定,与星核原料结合后,会不断释放中子,引发星核原料的连锁裂变,形成污染裂变体。只要破坏X73的中子链,就能阻止裂变继续。”
nbsp为了验证结论,林修又在不同污染区域采集了5份样本,质谱仪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——所有样本中都含有X73重金属,且其含量与污染裂变体的裂变速度呈“正相关的中子链在‘150℃高温下会变得脆弱,我们可以用‘高温中和剂,针对性破坏它的中子链,阻断裂变链。”林修立即将分析结果传回指挥中心,同时开始调配制作“高温中和剂”的原料。
nbsp二、中和剂的“裂变阻断战”:用高温能量瓦解致命链锁
nbsp林修口中的“高温中和剂”,是以“星能结晶粉末”为基础,加入“硼元素化合物”(能吸收中子的稳定元素)和“高温激活剂”制成的特殊药剂。这种药剂在150℃高温下会释放“中子吸收因子”,精准破坏X73重金属的不稳定中子链,同时不会对星核原料造成影响。
nbsp基地实验室立即全力生产高温中和剂,24小时内制成了1000升药剂,装入“高温喷射罐”(可将药剂加热至150℃并高压喷射)。林修制定了“分区处理方案”:先处理污染最严重的实验舱区域,再逐步向外围扩散,确保每个区域的中和剂用量精准,避免浪费。
nbsp林修亲自操控“远程喷射机器人”,带着高温喷射罐,进入核心污染区——实验舱所在的区域。此时,实验舱的外壳已被污染裂变体腐蚀出多个孔洞,内部不断涌出黑色的“裂变雾团”。林修操控机器人,将喷射罐的喷嘴对准实验舱的孔洞,启动高温喷射模式的中和剂如同“金色的岩浆”,源源不断地注入实验舱内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nbsp中和剂接触到污染裂变体的瞬间,质谱仪监测到X73重金属的中子链开始“断裂”,污染裂变体的裂变速度明显放缓——原本每小时翻倍的裂变规模,1小时后仅增长了20%。“有效!继续加大喷射量!”林修下令。机器人持续喷射了3小时,当实验舱内的中和剂达到“饱和状态”时,质谱仪显示:X73重金属的中子链已完全被破坏,污染裂变体停止裂变,开始逐渐“固化”,辐射值从890Sv/h降至50Sv/h。
nbsp接下来的3天里,林修带领团队,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了所有被污染的区域。当最后一个污染区的辐射值降至安全标准时,基地内响起了欢呼声。昏迷的实验人员经过治疗,也逐渐恢复意识。基地首席科学家紧紧握住林修的手,哽咽着说:“林修,是你用质谱仪找到了裂变的根源,用中和剂阻断了灾难的蔓延!你拯救的不仅是我们基地,更是整个超宇宙的安全!”
nbsp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:“当质谱仪在辐射迷雾中拆解原子结构,揪出隐藏的裂变元凶;当中和剂以高温能量瓦解致命链锁,阻断灾难的蔓延,林修用地球物品的‘精准与高效,在核污染的悬崖边缘,为超宇宙筑起了安全防线。这场胜利证明,面对未知的灾难,只要依靠科学的力量,精准找到问题核心,就能化险为夷,守护生命与家园。”
nbsp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·时空镜像错乱:光谱仪捕捉镜像频率,棱镜分离错位时空
&nbs
第1587章 星核污染裂变:质谱仪锁定污染成分,中和剂瓦解裂变链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