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:殿下请登基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87章 盐本身的价格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;  nbsp他不曾详细了解过盐政,所以,里面的条条道道都是知之不详。

    nbsp“如此一来,那盐商岂不是血本无归?”

    nbsp孙琼皱着眉,缓慢坐了下来,迟疑着说出了心中的疑惑。

    nbsp闻言,汤书伟笑着说道:“户部尚书给商会那边通过气了,更何况,如今运送往边镇的粮食,多由运输部队代替,朝廷早就在逐步取消盐引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这并不能从单方面去看,朝廷决定开商开海,并且在天津、山东、大同、辽东等地试点商税,商会的商队于各地流通,所牵扯利益不仅是食盐一道。”

    nbsp“二十文的售价虽高,但是与批发价相比,也有着巨大的利润。”

    nbsp汤书伟眼神示意孙琼冷静,毕竟原本从灶丁那边收上来的盐,价值是一斤盐大致是三文钱。

    nbsp而现在渤海的盐场还增加了包装,每一袋都是固定一斤,所用的便是油纸。

    nbsp油纸在大明的价格并不贵,这得益于造纸术的蓬勃发展,还有就是朱元璋在南京设立官办桐园,大量种植桐树,而后是朱棣下西洋刺激了造船业的发展。

    nbsp这些举措,让桐油不再稀缺,连带着,油纸的价格也就与麻布差不多。

    nbsp窗户纸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百姓之中普及。

    nbsp一百文大致可以买二十刀纸,也就是两千张。

    nbsp当然,这种手工纸肯定是比不上文人书写的那种纸,但用来当窗纸,做纸伞也都足够了。

    nbsp手工纸一张便是四尺长两尺宽,裁剪成包装袋,满打满算便是二十袋,计算上损耗,也能有十七八袋。

    nbsp而包装食盐用的纸,也仅仅是比窗户纸厚上些许的纸而已,毕竟要保证一定的韧性。

    nbsp有着这项加持,京城店铺贩卖的盐,都是统一包装,统一售价,童叟无欺。

    nbsp而商贩进货就更加简单,因为这种纸防水,包装小,更加方便运输携带。

    nbsp百姓买回去之后,直接撕开放入盐罐之中,比起以往自己带罐子买盐,更加方便,价格亲民,销量自然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nbsp孙琼完整听下来,算是大致明白了汤书伟究竟是来考察什么的了。

    nbsp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盐业,还有造纸业,桐油业,甚至是州府之中的店铺,还有官道的畅通。

    nbsp许久之后,孙琼才长长呼出一口气,他是没想到,原来政务需要考察了解那么多事,就算是他,也会忽略这些细节,真不知道朝廷中的那些大臣都是什么怪物,竟然能够如此细致。

    nbsp“这顿饭之后,我等可就有的忙了。”

    nbsp汤书伟摇头苦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nbsp“这可是民生大事,若是开办得当,那沿岸灶丁便能安定,还能减少流民。”

    nbsp孙琼再次起身举杯,对着五人说道:“本官也不知如何言语,就只能再敬诸位一杯,期盼诸位能及早帮扶百姓,本官为百姓谢过各位。”

    nbsp说完,他便仰头一饮而尽,就跟喝酒一样。

    nbsp不过,在场的人也仅仅只是知道一部分,如此政策,自然涉及很多方面。

    nbsp“都是为国办事,我等说来也是自百姓之中走来,圣上说了,当了吏,也不能忘本,更不能鱼肉百姓。”

    nbsp汤书伟站起来,举着杯,看向孙琼,笑道:“吾俸吾禄,皆是民脂民膏,百姓供养我等,谈不得谢字。”

    喜欢。

第587章 盐本身的价格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