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乾杀猪匠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百零四章 凶险异常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左相大人谬赞了。”武安君谦逊道,“三州诸事繁杂,不过乱世用重典,下官也只是下狠手整顿,谈不上能干。”他心里却犯嘀咕——若是其他各路都像他这般手握兵权,这些朝堂大佬怕是要夜不能寐。

    nbsp“老夫听说,三州秋收在即,总算能过粮荒这关了。”谢必安端起茶杯喝了口,语气带着关切,“今年冬天,三州该不会饿死人了吧?”他出身世家,却也从基层走上来,知道战乱后地方的难处——只要不大规模饿死人,就是不错的政绩。

    nbsp“从各州县上报的情况看,只要秋收顺利,颗粒归仓,勉强能熬到来年夏收。”武安君故意哭穷,语气无奈,“只是想让百姓吃饱,还得在冬小麦种植上多下功夫,眼下种子和农具都缺。”他可不会露家底——财不露白,尤其是在朝堂上,越显得“困难”,越能减少忌惮。实际上,秋收后三州的粮荒就能彻底解决,还能有结余支撑唐州军扩编。

    nbsp“武大人真是能吏!”谢必安捋着胡须点头,“朝堂议事时,老夫定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,让陛下知道三州在你治理下有了起色。”他心里打着算盘——只要三州不出乱子,等局势稳定,谢家子弟就能趁机进入三州官场,分润功劳。

    nbsp谢必安又跟他拉扯了几句家常,聊了些三州风土,便以“还有公文要批”为由端起茶杯——这是送客的意思。武安君心里清楚,谢必安只是虚与委蛇,他真正要见的,是后面办公的崔思退。

    nbsp刚走出谢必安的房门,崔思退的贴身小厮就迎了上来:“武大人,我家大人请您过去。”

    nbsp进了崔思退的办公房,崔思退挥手屏退所有人,坐在椅子上细细打量他,眼神里满是探究。

    nbsp“右相大人,下官初到临安,两眼一抹黑,实在不知如何应对,只能来求您指点迷津。”武安君躬身行礼,语气恳切——方才谢必安东拉西扯,半分干货没有,只有崔思退能帮他。

    nbsp“照例,你今年不该进京述职。”崔思退缓缓开口,“三州刚稳定,正需要主官坐镇,朝廷没理由召你回来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下官不知哪里出了问题,还请大人明示!”武安君心里一沉——果然,这次述职不合常理。

    nbsp“据老夫所知,前些日子内廷派了好几拨人北上,想必是查到了什么消息,传到了陛下耳中,才促成此事。”崔思退拎起茶壶倒了杯茶,推到他面前,“武大人,你该清楚,军政大权集于一人之手,只是乱世权宜之计。前朝就是因地方势力坐大而亡,本朝一直提防。不过从你还能自由行动来看,问题虽有,却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nbsp武安君双手接过茶杯,指尖发凉——他反复琢磨,到底是唐州军扩编、高产稻种,还是大盘山中的工业基地,引来了皇帝忌惮?

    nbsp“回右相大人,下官起于微末,唐州军是我一手带出来的,若说贪恋权柄,或许有。”武安君坦诚道,“但要说大逆不道的心思,下官绝无!只想守好三州,抵御北元。”

    nbsp“贪恋权柄这话,出了这门就不准提!”崔思退语气骤严,“武将贪权是朝廷大忌!就算唐州军是团练兵,也得听枢密院和兵部调遣!如今你想稳妥回唐州,必须步步谨慎,不能行差踏错!”

    nbsp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三州尚未稳定,朝廷不会对你论功行赏,更不会召你回朝任职——那样会显得卸磨杀驴,寒了将士心。最好的办法,是你自己‘犯错,让朝廷有借口将你‘贬黜回三州,既保朝廷颜面,又能让你继续掌控三州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不仅如此,你还要恪守本分,不与其他官员私交,不干涉临安政务。”崔思退眼神锐利,“而且,三州最好闹些‘动静——比如北元边境的小冲突、局部匪患复发,这样朝廷才会觉得三州离不开你,放心让你回去。”

    nbsp崔思退把利害和对策和盘托出,武安君听得心惊:“右相大人,形势竟如此凶险?”

    nbsp“若能安然回唐州,你要尽快立功,办好答应老夫的事。”崔思退盯着他,“老夫料定,你如今已成了有些人的心头刺,若想重获信任,日后唯有自请削除部分兵权,才能打消陛下忌惮。”他想从武安君脸上看出些什么,却只看到一片平静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“右相大人放心,下官回去后,定尽快办妥此事!”武安君躬身行礼,语气感激,心里却翻江倒海——他没料到,一次述职竟藏着这么多弯弯绕绕。

    nbsp又聊了几句,崔思退端茶送客。看着武安君离去的背影,崔思退连连摇头——他还是看不透,这个年轻人到底是真心臣服,还是在隐忍待发。

    nbsp嵩州防御使张亥最近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。他在防御使的位置上待了五年,政绩平平,一直想再进一步,却始终没机会。

    nbsp之前大乾北伐,嵩州侥幸逃过一劫,却也没立下半分军功,错过了晋升良机。如今局势变了,嵩州成了与邓州接壤的前线,朝廷决定在此驻扎一支三千人的常备军,最高统帅是从四品宣威将军。

    nbsp按照惯例,这支军队进驻后,他这个从五品防御使就得受宣威将军节制——凭空多了个上司,以后在嵩州的话语权就没了,这日子怎么能忍?

    nbsp张亥开始四处活动,想争这个常备军指挥使的位置——若是当上指挥使,不仅能升为从四品,还能手握重兵,连嵩州知州都得看他脸色。

    nbsp他前后送出去不少钱财,才托人攀上了右丞相秉德的小舅子拉骨刺——这人虽是闲散官员,却能直接跟秉德搭话,在官员任命上话语权不小。毕竟这支常备军是汉人部队,而非草原骑兵,秉德作为汉臣首领,在任命上说话分量重。

    nbsp可拉骨刺的胃口大得吓人,张口就要一万两白银的“打点费”。张亥之前疏通关系已经花了数千两,家底快掏空了,如今手里只剩两千两,还差八千两,去哪凑?

    喜欢。

第二百零四章 凶险异常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