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1章 南京大阅兵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纪伯长骑着匹高头大马,额头上渗着汗。他不时回头看队列,生怕哪个士兵出了岔子。
nbsp孙德胜则从容得多。他的士兵虽然也是湖广卫所遴选出来的,虽没见过大阵仗,但湖广卫所兵都是自己这几年亲手训练出来的,所以在挑选时特意把老实巴交的都留在自己的第五师,所以这些人都听话得很。队列里有个叫赵老栓的,当年在卫所里几乎就是个常年给千户家里种田的长工,经过分田、训练,如今成了第五师的班长,走在队首,手里的步枪擦得能照见人影。孙德胜看着他,忽然想起三个月前李明的吩咐:“卫所兵不是不能用,关键是得让他们知道,跟着我有奔头。”
nbsp四支步兵师列成方阵,高呼:“吾皇万岁!大明万岁!”踏步而过,秦淮河上忽然传来号角声。董鹏飞的水师到了,二十艘新式炮艇顺着水流列成纵队,船舷上的后膛炮闪着冷光,帆布上印着日月徽记,与岸上的陆军遥相呼应。
nbsp朱华奎看着这阵仗,手里的佛珠转得更快了。他瞥见李明站在台边,玄色短打外披铠甲,腰间的左轮枪在日头下泛着冷光,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女儿诊出喜脉那天,李明高兴异常,专门让人把府里最好的那匹伊犁马牵到了他的宫里——那是个无声的提醒,也是份微妙的敬重。
nbsp接下来就是奋武帝朱华奎出场了,只见他翻身骑上李明送的那匹伊犁马。李明随后也跨上一匹枣红马,落后朱华奎半个身位,抽出左轮手枪,枪口朝天,护卫着朱华奎策马缓缓在受阅方阵前走过。
nbsp每到一个方阵前,带队军官都高呼:“敬礼!”士兵们整齐划一地行举枪礼。朱华奎望着一望无际的一个个方阵心潮澎湃,按着事先排练好的节奏鼓足干劲高呼:“将士们威武!”
nbsp方阵随之爆发出雷鸣般的回声:“陛下万岁!”
nbsp“将士们辛苦了!”
nbsp“为大明尽忠!”
nbsp第二个方阵又是朱华奎的高呼:“将士们威武!”
nbsp“陛下万岁!”
nbsp“将士们辛苦了!”
nbsp……
nbsp回到检阅台上坐下,“陛下,该宣旨了。”钱守庸凑过来低声道,手里捧着早已备好的圣旨。
nbsp朱华奎点点头,声音带着刻意拿捏的威严:“宣!”
nbsp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诸军将士勤勉操练,忠勇可嘉,每人赏银五两,由楚兴银行即刻拨付……”抑扬顿挫的声音从钱守庸口中宣读而出。
nbsp台下的士兵们听到“赏银”二字,队列里却没什么骚动——严格的训练纪律已经深深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!他们知道,就是不吱声这银子也跑不了。倒是各省使者坐不住了,刘泽清的参军悄悄往吴文轩那边挪了挪,想打听楚兴银行到底是怎么回事;吴三桂的使者则紧了紧腰间的剑柄,他看得分明,那些炮艇的炮口比山海关的红衣大炮还要粗。
nbsp钱谦益摇着扇子,忽然觉得扇面上的“观兵赋”有些刺眼。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红色海洋,他忽然明白,李建泰临死前的哭喊,根本不是攀咬,而是恐惧。
nbsp李明望着整齐的队列,忽然对身旁的陈良策道:“南京军校的校舍,让工部加快些进度。”陈良策刚接任教育长,闻言躬身应道:“属下这就去催。”他知道,这些士兵脚下的土地,将来要靠军校里的学生来守。
nbsp日头升到正中时,阅兵式到了最热闹的环节。四支步兵师同时变换阵型,组成“奋武”二字,枪托敲击地面的声音整齐划一,震得检阅台都在发颤。秦淮河上的炮艇同时鸣炮,硝烟顺着风飘过来,带着股硫磺味,与演武场上的百门后膛炮轰鸣声交相辉映,火药和尘土气息混在一起,成了这新生王朝最鲜活的味道。
nbsp朱华奎站起身,望着场中那片涌动的人潮,忽然觉得手里的佛珠不那么硌手了。他转头看向李明,见对方正望着远处的长江,目光沉静,忽然明白,这龙旗猎猎的背后,是强大武力的支撑,或许李明说的对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!”
nbsp风卷着旗帜,掠过检阅台,将“奋武”年号的字样吹得格外清晰。远处的南京城墙上,新换的龙旗与日月旗并排飘扬,在五月的阳光下,映出一片刺目的红。
喜欢。
第391章 南京大阅兵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