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明末成饿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77章 清军第五次入关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 nbsp对于这些问题崇祯皇帝哪能不知道?然而他也只能是一声叹息而已,听天由命吧。

    nbsp果然,十几天后,奏报就回来了:山东派了三千来人,走到德州就停了,说要“看看敌情再走”;山西的援兵更窝囊,刚出太原就撞见几个清军斥候,立马钻回城里关上门,死活不肯再挪一步——这哪是来援京的,分明是来混日子的!

    nbsp崇祯帝捏着那些奏报,突然低低笑了一声,笑声里全是苦水:“这就是朕的援兵?这就是大明的兵?”

    nbsp笑完了,他盯着窗外的雪,半天没说话,最后狠狠咬了咬牙:“再传一道旨,命吴三桂挑选关宁军精锐兵马火速回防,驰援京畿!”他知道山海关不能空,可眼下京畿危急,也只能赌一把了。

    nbsp可他没料到,吴三桂虽然年轻但却是个打老了仗的老油条,比谁都清楚手里的兵是自己的命根子。圣旨到了山海关,吴三桂不敢抗命,却只挑了三千精骑,磨磨蹭蹭地往京畿走。

    nbsp他从不跟清军主力碰面,就远远地跟在人家屁股后面,偶尔埋伏上一两个落单的清军斥候,就指挥手下砍了脑袋,用木笼装着快马送回京城报功,既显得“奋勇杀敌”,又能应付差事。可真要让他跟清军真刀真枪地打?他才不干呢,生怕折了自己的家底。

    nbsp这边崇祯帝还等着吴三桂的消息,殿外突然传来“咚咚”的脚步声,一个锦衣卫校尉跌跌撞撞地冲进来,脸白得跟纸似的:“陛下!急报!清军分兵了!一路往通州去了,已经过了香河;另一路直奔天津卫,离城不到百里了!”

    nbsp崇祯帝身子一晃,赶紧扶住御案才没倒。通州是北京的东大门,天津卫是漕运的咽喉,这两处要是丢了,北京城的粮食供给可就断了,马上就会面临粮食危机。他深吸一口气,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:“再传旨!命通州、天津的守军死守!丢了一城,提头来见!”

    nbsp窗外的雪还在下,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积了一层白,晃得人眼睛疼。崇祯帝望着灰蒙蒙的天,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往上窜,冻得他骨头都疼——他不知道,这道圣旨,还能不能守住大明最后一点念想。

    喜欢。

第377章 清军第五次入关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