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谍影:命令与征服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969章 遇事不决,甩手榴弹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向紫金山前进。

    nbsp顺便查看空指部地图。

    nbsp发现淞沪地区,几乎是空荡荡的。

    nbsp几乎没有日寇的重武器。连75毫米山炮都很少。

    nbsp说明这片区域,很少日寇主力。

    nbsp暗暗怨念。

    nbsp第三战区不给力啊!

    nbsp这个时候,第三战区应该发起反击的。

    nbsp可以肯定,此时此刻,第三战区正面,应该是没有多少日寇了。

    nbsp有战斗力的日寇,肯定都被调走了。

    nbsp剩下的,很有可能都是各种独立混成旅团。还是不满编的那种。

    nbsp这么好的机会都没有抓住。

    nbsp顾祝同这个大饭桶,真是没谁了。

    nbsp玛德……

    nbsp“少龙,你想啥呢?”钱司令问道。

    nbsp“我在骂顾祝同。”张庸直言不讳。

    nbsp“他又怎么啦?”

    nbsp“第三战区毫无动作,太废柴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nbsp钱司令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nbsp从理智上,顾祝同确实要被诟病。

    nbsp眼下,确实是很好的机会。

    nbsp日寇的注意力,都被吸引到蚌埠。吸引到金陵了。

    nbsp尤其是张庸在金陵这么一闹。三战区当面的日寇,肯定会拼命赶来增援的。

    nbsp所以,三战区正面,日寇的力量,一定很薄弱。

    nbsp而第三战区,本身的作战部队是很多的。始终保持二十万人以上。

    nbsp如果迅速采取动作,肯定可以收复很多失地。

    nbsp“玛德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顾祝同这个蠢货……”

    nbsp张庸继续怨念。

    nbsp这个家伙,比汤恩伯还烂一百倍。

    nbsp偏偏以后还能做到国军的参谋总长。真是太搞笑。

    nbsp但是话说回来。如果不是光头这么高明的操作。怎么可能三年就胜利转进孤岛?

    nbsp你换阿斗来。三年时间都未必会全部败亡好吧……

    nbsp“滴滴!”

    nbsp“滴滴!”

    nbsp忽然,随身空间里面的电台有反应。

    nbsp几秒钟以后,电报被系统直接翻译。

    nbsp白鹭呼叫。

    nbsp这是滇军的代号。

    nbsp昆明的滇池,有很多白鹭。

    nbsp上次张庸去昆明,还抽空去转了一圈。

    nbsp确实挺美的。

    nbsp后来就用白鹭作为滇军的紧急联系代号。

    nbsp但是后来滇军一直都没有使用过。这次是第一次使用。估计是有急事。

    nbsp启动5C通讯中心。接入昆明警备司令部。

    nbsp直接找卢瀚。

    nbsp果然,卢瀚很快来接电话。

    nbsp“少龙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卢长官,有要紧事?”

    nbsp“综合情报判断,我们担心日寇会有大动作啊!”

    nbsp“具体说说。”

    nbsp“日寇有可能在河内登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法国人怎么说?”

    nbsp“这就是我要和你汇报的重点。法国人对我们的态度似乎变冷淡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玛姬哈娜有露面吗?”

    nbsp“没有。出面的都是莫雷诺。那个狡猾的法国佬。”

    nbsp“法国人是想要左右逢源。”

    nbsp“莫雷诺要求我们将部队撤出河内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东西都搬完没有?”

    nbsp“差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将部队撤到奠边府、老街一带。那是我的私人领地。是玛姬哈娜给我的。莫雷诺肯定不敢说话。”

    nbsp“少龙,如果日寇登陆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法国人的意思,肯定是希望我们撤出,然后日本人又不登陆。还想自己独占。他们做梦呢!”

    nbsp张庸毫不掩饰的冷笑。

    nbsp随着法国维希政府的成立,开始运作。

    nbsp又开始有一部分的法国人,开始做梦。觉得局势稳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nbsp德国人并没有要求维希政府做什么。还没谈及赔款什么的。也没有要求法国海军立刻投降。

    nbsp这就给了法国人一种错觉,就是战争进行到这里,结束了。

    nbsp法国人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的权力。

    nbsp于是在远东,玛姬哈娜等人,又觉得自己行了。

    nbsp他们现在有一个美梦。就是华夏军队撤出。然后日本人也不进来。

    nbsp法属印度支那,还是法国人独占。和以前一样。

    nbsp“卢长官,日寇肯定会登陆的。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替法国人挡刀。东西搬完了,就撤退到奠边府、老街一带。控制滇越铁路即可。”

    nbsp“好。就这么办。”

    nbsp“日寇登陆以后,法国人肯定又会向我们求救的。到时候再说。”

    nbsp“那我们就要提一点条件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对!”

    nbsp作为后世来人,张庸对帝国主义的嘴脸是最清楚不过了。

    nbsp这帮人,没有被人结结实实的教训一顿,是不会认识到错误的。和他们打交道,也没有必要讲什么仁义道德。

    nbsp就一个字:利益。

    nbsp我们之间,只有利益交换。

    nbsp其他都是假的。

    nbsp日本人来了,想要我们支援你,行啊!拿东西来换。

    nbsp没有好处,我们是不会出动的。

    nbsp结束通话。

    nbsp计划着什么时候去一趟昆明。

    nbsp想起了滇军的六十个新编团。他们的武器弹药还没完全到位。

    nbsp需要尽快安排。否则,拖得越久越不利。

    nbsp但是,现在去昆明。附近没有飞机场……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等等!

    nbsp谁说没有?

    nbsp金陵就有大校场机场啊!

    nbsp自己正好一路A过去,然后占领机场,然后为己所用。

    nbsp什么?

    nbsp飞机?

    nbsp用日寇的飞机也行啊!

    nbsp大校场机场,有日寇的九七式战斗机。

    nbsp可以直飞长沙。然后在长沙降落。加油。然后再直飞昆明。

    nbsp只要占领了机场,其他都是小事。

    nbsp“对!”

    nbsp“就这么干!”

    nbsp立刻开始筹划。

    nbsp距离机场其实不远。大约二十公里。

    nbsp但是有个前提,就是必须占领紫金山。消灭日寇的240毫米重炮。

    nbsp否则,这些重炮对于所有的抗日武装来说,都是巨大的威胁。一旦日寇使用这些重炮,会造成极大伤亡。

    nbsp现在,机会难得。已经有抗日武装和日寇重炮纠缠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nbsp他们也是非常醒目啊。很有眼光。意识到这些重炮是最大威胁。于是果断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nbsp雷达地图显示,进攻紫金山的抗日武装里面,有很多的黄点。

    nbsp果然,还是红党那边的人比较有担当。

    nbsp没有只想着去捞取个人好处。而是率先消灭这个拦路虎。

    nbsp估计忠义救国军之类的肯定没有的。

    nbsp于是动身来紫金山。

    nbsp轻车熟路。

    nbsp曾经在这里多次战斗。

    nbsp说不定地形地貌还保持着上次那样呢。

    nbsp来到最前线。

    nbsp一个黄点上来。立正。敬礼。

    nbsp“专员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们是哪部分的?”

    nbsp“江北抗日义勇军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们想要攻击紫金山?”

    nbsp“对。我们想将上面的日寇重炮炸掉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们知道具体的情况吗?”

    nbsp“了解到一部分。”

    nbsp“我和你们细说。”

    nbsp“是。”

    nbsp张庸坐下来。

    nbsp根据雷达地图,详细讲解。

    nbsp哪里有多少日寇。日寇的重炮位置。通道在哪里。

    nbsp结合之前自己反复进攻紫金山的经历,给对方指明多条攻击路线。都是日寇的薄弱之处。

    nbsp理论上,只要按照这些路线攻击,就能取得成功。

    nbsp同时给对方补充武器弹药。

    nbsp这个江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,肯定是自己起的。

    nbsp他们的武器装备,都是五花八门的。但是也不算差。没有汉阳造、老套筒之类的。

    nbsp重点是补充花机关、驳壳枪,还有木柄手榴弹。

    nbsp还有五公斤装炸药包。

    nbsp事实证明,这些东西,才是攻击利器。

    nbsp步枪、轻机枪什么的。其实不好使。因为都是近距离接战。

    nbsp山坡陡峭。站都站不稳。很难端枪瞄准的。

    nbsp你要是敢站起来,绝对会被打得浑身弹孔。

    nbsp甚至,极端一点来说,枪械都不好使。最好使的就是木柄手榴弹。

    nbsp为什么特别强调是木柄手榴弹?因为圆滚滚的手雷,不适合佯攻。

    nbsp投出去以后,会滚回来,炸到自己人。

    nbsp只有木柄手榴弹投出去以后,可以固定在斜坡上,然后爆炸。

    nbsp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,就是必要的时候,几颗木柄手榴弹捆绑到一起,就是一个小炸药包。

    nbsp可以炸开日寇的暗堡、坑道、火力点什么的。就地取材,非常好用。

    nbsp之前多次反攻紫金山,张庸都是这样的操作。

    nbsp整个战斗过程,消耗最大的就是木柄手榴弹。

    nbsp“专员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专员。”

    nbsp陆陆续续的又有其他两支队伍到来。

    nbsp他们的番号也是五花八门,叫什么都有。张庸一律不管。

    nbsp只需要锚定里面的黄点就可以。黄点才是这些队伍的骨干。肯定是先有黄点,才有这些队伍。

    nbsp人数很多。

    nbsp差不多三千人。

    nbsp每个人都有枪。

    nbsp相对于北方的三枪八路来说,四爷的情况似乎要好一点。

    nbsp江南毕竟是富庶之地。战场又多,遗留的武器弹药也多。

&nbs

第1969章 遇事不决,甩手榴弹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