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李世民假死?那朕就威服四海了!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33章 邺城惨败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48中文网]https://m.48zw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他知道,这场仗已经输了,再坚持下去,只会白白送死。

    nbsp无奈之下,他只能带着残部,沿着黄河岸边往西突围。

    nbsp李光弼的处境同样艰难。

    nbsp他率河东军残部在阵中死战,杀退了几波叛军的进攻,可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,叛军却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。

    nbsp他的副将战死,亲兵也只剩下数十人,看着远处唐军溃败的景象,李光弼长叹一声,只能带着残部,往东南方向突围。

    nbsp而鱼朝恩,此刻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。他在高台上看到唐军溃败,吓得魂飞魄散,不等亲兵护驾,便自己跳下高台,钻进一辆马车,让车夫快马加鞭往后跑。

    nbsp逃跑途中,他嫌马车太慢,又换乘战马,连监军的印信、肃宗赐予的令牌都丢在了中军帐中。

    nbsp他的亲兵见监军逃跑,也纷纷四散奔逃,中军帐很快便被叛军占领。

    nbsp叛军趁势掩杀,唐军的溃败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。

    nbsp从邺城到黄河岸边,百余里的路上,到处都是唐军的尸体。

    nbsp有些士兵跑累了,倒在路边喘息,立刻便被叛军追上,一刀砍死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有些士兵想渡河逃生,却因没有船只,只能跳进冰冷的黄河中,很快便被水流冲走。

    nbsp黄河水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,漂浮着士兵的尸体、丢弃的盔甲、兵器和粮草,连天空中的飞鸟都不敢靠近。

    nbsp这场溃败,一直持续到傍晚。

    nbsp史思明见唐军已逃远,且自身也有伤亡,才下令停止追击。

    nbsp此时的唐军,二十万大军折损过半,近十万士兵战死、淹死或被自己人踩死,剩下的士兵也大多溃散,武器、粮草损失殆尽——朔方军的五万匹战马,最后只剩下不到八千匹。

    nbsp河东军的两万支长矛,几乎全部丢弃;神策军更是全军覆没,只逃回来不到三百人。

    nbsp擅长以少胜多,战无不胜的唐军被史思明以五万破二十万,大破!

    nbsp邺城之战的惨败消息传到长安,肃宗李亨正在大明宫的紫宸殿中等待捷报。

    nbsp当使者跪地禀报“二十万大军溃败,史思明已占据邺城”时,李亨手中的茶杯“哐当”一声摔在地上,他踉跄着后退几步,扶住龙椅,才勉强没有摔倒。

    nbsp他不敢相信,自己集结的帝国精锐,竟会败得如此惨烈。

    nbsp鱼朝恩逃回长安后,为了推卸责任,便向李亨诬告郭子仪“作战不力,故意溃败”。

    nbsp李亨本就对郭子仪心存猜忌,此刻竟真的相信了鱼朝恩的话,下令将郭子仪召回长安,解除了他的朔方节度使职务,改任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。

    nbsp可这样的任免,已无法挽回战局。

    nbsp史思明在邺城击败唐军后,威望大增,他很快便设计杀死了安庆绪,吞并了其麾下的六万兵马,成为叛军新的首领。

    nbsp此后,史思明以邺城为基地,不断出兵袭扰唐军,先后攻占了魏州、相州等地,大唐的河北防线再次崩溃。

    nbsp而唐军这边,经此一败,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nbsp各镇节度使损失惨重,短期内无法再集结大规模兵力;江淮地区的粮草因这次溃败损失过多,后续补给难以为继。

    nbsp更重要的是,士兵们的士气跌到了谷底,不少人对平定叛乱失去了信心,逃亡现象愈发严重。

    nbsp郭子仪被召回长安后,虽未被治罪,却被闲置在府中。

    nbsp他看着长安街头日渐萧条的景象,想起邺城之战中战死的士兵,心中满是悲愤。有一次,他对前来探望的将领说:“若当初陛下能信任诸将,设元帅统一号令,何至于有今日之败?如今叛军势大,恐怕安史之乱,还要迁延许久啊。”

    nbsp有一句话,他藏在心里没有说,九位节度使各个做统帅,不说击破史思明的叛军,消耗拖延而胜是迟早的事情。

    nbsp可万万不该九人各领一军,让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指手画脚。

    nbsp陛下糊涂啊!糊涂!

    喜欢。

第933章 邺城惨败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